膠東在線5月27日訊(通訊員 季良) 煙臺開發(fā)區(qū)大季家中心小學向來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五月心理健康活動月來臨之際,學校針對學生、教師、家長三個層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層面,通過國旗下講話、心理趣味運動會、心理健康手抄報展評、觀看心理電影、校園廣播、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向?qū)W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人文關(guān)懷和心理預防干預,引導學生關(guān)愛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自我、釋放壓力,提高學生心理自助互助能力。
五年級的學生已陸續(xù)進入青春期,身體的變化、心理的變化、第二性別特征的出現(xiàn),會讓部分孩子無所適從;他們對異性有了朦朦朧朧的好感,又不知如何正確的處理......

大季家中心小學心理老師張金玲針對五年級學生開展了主題為《讓成長不煩惱——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張老師從認識青春期、與異性正常交往、自我保護三個方面展開本次講座。
首先,張金玲老師引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青春期的定義,讓孩子們知道青春期是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女性一般從10歲到18歲,男生比女生要晚兩年,大約從12歲到20歲;處于青春的孩子,在身體、心理、第二性別特征等方面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變化,我們要坦然的面對和接受這些變化。
其次,張金玲老師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孩子擔憂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容易被誤認為是在談戀愛以及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等現(xiàn)象,向孩子們介紹了異性交往的意義、與異性交往應(yīng)該把握的尺度以及過分親密的異性交往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困擾和傷害。讓孩子們明白,在生活中要大大方方地與異性交往,又要保持適度的距離。
最后,張老師告訴孩子們,不管是女孩子還是男孩子都要學會自我保護,堅決對性騷擾說不。提醒孩子們在哪些情境中容易受到騷擾,怎么避免受到騷擾,萬一受到騷擾如何快速逃脫等。
通過本次講座,孩子們能更坦然地接受自己青春期的變化,知道了該如何與異性相處,也知道了面對性騷擾時該如何快速逃脫。